首页 > 谈法论道 > 正文

揭开全运会金牌内定操作暗箱:利益平衡博弈


1331 人阅读  日期:2009-11-01 18:36:04  作者/来源:新民周刊


全运会是什么?

全运会是什么?全运会是中国体坛的一次盛会,是对全国体育工作的一次检阅,是中国体育健儿备战奥运会的一次练兵,是新人表演的一个舞台,除此之外,全运会也是举国体制与地方主义的一次角逐。

看一下近几届全运全变革的轨迹,就可以明白这一点。全运会本来在奥运会举办的前一年举行,目的是检阅举国体制下的体育力量,选拔精英,备战奥运会。可是事与愿违,许多在全运会上表现出来的成绩,一到奥运会上都表现不出来了,精英们代表各省市激烈争斗,在全运会上把力气耗尽了。于是体育总局(当时叫国家体委)只好从1993年起,将全运会移到奥运会举办的后一年举行。不过为了自身的政绩,各省市还是有应对的办法,就是保存实力。所以后来又出来一条新政策:奥运会金牌计入全运会金牌数中。这也正表明了双方对此都是心知肚明的:全运会比的就是地方政绩;全运会成绩被人称为体育GDP。

全运会原本设有金牌榜和总分榜,有关领导担心这两个“榜”有助长地方锦标主义之嫌,给取消了。但地方锦标主义却并没有消失,而是愈演愈烈——八运会,省市水球队在比赛中大打出手;九运会,马术队掀翻裁判台;十运会更多,从跆拳道选手大面积弃赛、奥运冠军假摔,到艺术体操选手控诉裁判打分不公、马拉松名将服用兴奋剂……十一运会表面上比较平静,但仍出现了“中指门”和兴奋剂事件,至于不断曝出的金牌“内定”新闻,更是形成了一大热点。

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全运会若不做彻底变革,举国体制与地方主义的角逐就不会停止,这一对矛盾就会永远存在。(京 生)

“金牌内定”调查

可以说,正是为了某种“利益”的平衡,才诞生了全运会“金牌内定”的暗箱,而这个“暗箱”是赛场之外、竞技背后的博弈和较量。

撰稿·张 伟(记者)

有“小奥运”之称的全运会是全国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赛事,长期以来都是我国为奥运会及亚运会选拔人才的舞台,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然而,多年来历届全运会的现实情况却是,全运会渐渐成了举国体制下地方主义的角逐。有人曾比喻说,中国的各种职业联赛比的是“经济”,全运会比的却是“政治”,因为全运会是对地方体育工作4年来的一次总考核。因此,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注定了全运会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赛事。可以说,正是为了某种“利益”的平衡,才诞生了全运会“金牌内定”的暗箱,而这个“暗箱”是赛场之外、竞技背后的博弈和较量。

记者曾经采访过多届全运会,在十一届全运会现场,《新民周刊》就本届全运会金牌“内定”风波,作了一番深入的采访与调查。

“我不奉陪了”

这是在本届全运会上引起极大争议的一幕:10月8日,男子双人10米台决赛,解放军队组合周吕鑫/王建凯出战。由于解放军队选手是双计分运动员(即解放军队夺金后,输送省也获一金,双人项目每人按0.5分计),所以,作为湖南输送的王建凯,肩负着湖南代表团夺取本届全运会首金的最大希望,作为安徽输送的周吕鑫更是安徽体育圈定的重点选手。这也是众人皆看好的组合。然而,凭实力该拿金牌的解放军组合丢了金牌,北京组合林跃/曹缘却拿下了双人10米台金牌。

赛后,跳水界多位专家表示:“林跃、曹缘一高一矮,两人在身高上差了将近一头,这样的组合在做动作时缺少美感,况且他们的第五跳完全不同步,但同步分却能拿9.5,裁判打分真让人看不懂。”解放军队的教练则表示:“现场的观众都在嘘裁判,我在这里也不想多说什么了。”

其实,在全运会赛场,这种打分项目裁判不公的情况,并不少见,早已不是新闻,因此比赛结束后很多人认为此事将不了了之。可出人意料的是,现场执法的一位湖南籍女裁判做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决定:她以心脏病为由退出了全运会跳水比赛的执法工作。离开时,她留下了一个心电图的检查报告,并附有医生出具的休息三天的假条。

她叫马延平,今年55岁,国际A级跳水裁判,曾长期担任湖南跳水队的总教练,是奥运冠军熊倪的恩师,作为资深的跳水裁判,她曾先后5次执法全运会。

按理说,裁判因身体原因离开赛区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当她在湖南代表团意外丢金、“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情况下突然离开,就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这其中必定“另有文章”。果然,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了解到,再也抑制不住情绪的马延平,终于承认自己离开的真正原因并非因为心脏病,而是奖牌“内定”问题。“离开裁判住地前,我就跟裁判长余俭说,你们做得太过分了,我不奉陪了!”

马延平特别强调:“我这次之所以站出来曝这个内幕或者潜规则,是因为我觉得这种人为决定金牌的方式,对中国跳水的长远发展不利,也有悖于公平竞赛的精神。作为一个老教练、老裁判,我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告诉大家这个真相。”同时,马延平还将矛头直指国家跳水队领队周继红:“虽然没有具体证据,但谁的心里都明白,作为中国跳水目前最高的直接领导,她(周继红)不仅决定了金牌的归属,还决定了执法全运会裁判的阵容,甚至包括裁判的‘生死’。”

当时,马延平还预测出跳水剩下4枚金牌的归属:男子3米板何冲,女子10米台双人汪皓/康丽,女子3米板双人吴敏霞/赵沁心,男子10米台周吕鑫。10月12日,竞争激烈的全运会跳水比赛全部结束,她的预言分毫不差。显然,这样的结果用“巧合”来解释,已经是很难让人信服了。难道比赛结果真是“内定”的吗?还是这位湖南资深裁判因为湖南丢金,说话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

就在许多记者对“金牌内定”半信半疑时,记者联系到了另一位资深裁判,他来自西南某省,而且数次获得过全运会最佳裁判。他不但告诉记者马延平所说的“金牌内定”情况属实,而且还曝出了更大的猛料:“说白了,我们裁判都是傀儡,像跳水这样的打分项目,上面想让谁得金牌,就会授意我们给他多打分,压其他对手的分数。所以你经常可以看到,就算有些选手动作做得并不好,但分数却比其他对手高。”

记者问:“既然有‘内定’一说,为什么上届全运会田亮拿了10米台冠军?因为众所周知,当时周继红与田亮的矛盾已经公开化,她不想‘压田亮’吗?”这位资深裁判答:那时田亮已经离开国家队,而且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关注田亮,田亮自己也放出风声,说自己缺少系统训练,状态不好,已经不可能拿金牌,田亮这才“意外”拿到了金牌。但是“在整个比赛中,周继红一直在授意压田亮的分,我和另一名裁判没有听她的授意打出了高分,因为田亮发挥得太好了”。原来如此。不过,即便如此,田亮后来仍然被国家队拒之门外,而中国队在北京奥运会上失去的恰恰就是这枚含金量最高的10米台金牌。

记者又就“金牌内定”一事采访几位跳水运动员,他们都是记者私下里的好朋友。其中一位听说采访“内定”,笑着调侃记者说:“你是不是想让我早点退役啊,你采访全运会都很多届了,这个圈子里的那点事还用问我们吗?”记者还在某网站关于跳水金牌“内定”的调查中看到,90%的网友坚信确有其事。

有人“揭黑”,就会有人出来“辟谣”。作为“金牌内定”事件的漩涡主角,中国跳水队的掌门人、全运会跳水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副主任周继红率先出来说话了。“每个人都会站在自己的位置想问题。”面对质疑,周继红说,“如果一个教练感觉自己的队员表现很好,但分数却不高,当然会对裁判有意见。但不能没有拿到金牌就一定去指责裁判,或者说金牌是早已‘内定’,还是要找自身原因。”周继红的言外之意,马延平是因为手下弟子没拿到男双跳台的金牌才口不择言、“炮轰”裁判的。

紧接着,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也以总局高层领导的身份给予明确说法。在十一运会组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肖天侃侃而谈:“最初听到这个说法,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事都感到很惊讶。总局三令五申抓赛风赛纪,刘鹏局长在内部会议上一再强调,如果有这种情况肯定会严肃处理,原则是‘先免职,后处罚’,怎么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违?金牌怎么能在没有比赛之前就分了?”

游泳运动中心主任李桦此前也通过媒体予以回答。他表示,“金牌内定”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毫无根据的。从十一运会采取的严格裁判措施和比赛过程可以看出,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全运会比赛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左右比赛结果。“相关部门在调查周继红时没有发现确切的证据或依据。本届裁判由体育总局精心选拔,跳水的裁判由7人小组来决定,半小时前公布上场裁判。我们还采取了一些随机的裁判体制。如果一个人想‘内定’或分金牌,操作层面是非常困难的。”

按照这位主任所说,全运会跳水比赛的仲裁是一个天衣无缝、合理合法、“比国际比赛还要严谨”的流程,其中包含了相互监督、轮流执法、还有我们熟悉的“去掉一个最高分、最低分”之类的所有能够想象到的执法程序,要是从技术层面来说,这样的裁判程序与比赛的水平,大概就等于奥运会裁判程序以及奥运会的水平了。但遗憾的是,从技术层面上看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出现在自然科学或者纯技术领域就很奇怪,出现在管理领域就没啥不可能了。只要举出一个情况就可以证明所有程序上以技术手段作为保障的都可能最终失效:既然所有裁判都是属于国家体育总局系统的,教练证或者裁判证都是由这个机构发放的话,只要这个机构的实权人士打个招呼,自然就会出现“内定”的结果。所有技术手段都挡不住大家的心领神会。而恰恰正是这点,才是这次金牌“内定”事件被质疑的根本原因。

可以说,从新闻发布会上总局方面的坚定态度和立场,记者感受到了总局净化赛场环境的决心。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总局方面仅用短短几天调查和取证显然还难以让人信服。这不禁让人想起,几个月前中国男篮“涉赌事件”,这一次总局的做法和当时篮管中心的做法如出一辙。会后,有记者就在私下里提出“质疑”:总局仅凭一次例行调查,难道就能断定“金牌内定”不可能?退一步讲,就算总局知道有“内定”事实,他们会不会承认?一旦承认有“内定”事实,那么全运会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综合赛事要承受怎样的压力?如果“内定”属实,将会摧毁全运会的合法性,本来就并不是很好的形象要受到怎样的影响?组委会和东道主要承担多少责任和损失?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肖天副局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到,负责金牌“内定”事件调查的是十一运会竞赛部,而竞赛部部长郭建军仅仅是总局竞体司的一位副司长,这样级别的官员去调查国家游泳中心主任及副主任,又能搜集到多少证据?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有圈内人士认为,如果周继红和游泳中心都是“清白”的,没有一点问题,那么他们为何不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尊严?一位律师告诉记者:“无论是当年于芬指责周继红侵吞奖金案,还是这次裁判指责她操纵比赛,如果她觉得自己冤枉,就完全可以起诉对方证明自己的清白。”显然,“金牌内定”事件背后还有着许许多多剪不清理还乱的复杂的纠结。

风波接二连三

随着十一运会跳水比赛结束,全运会各省市争金夺银也渐入佳境,一步步进入高潮:东道主山东后来居上,一枝独秀;上届东道主,沿海经济强省江苏不甘示弱,紧紧追赶;辽宁、上海、广东三大传统体育强省市,拼得“刺刀见红”,争得“你死我活”……然而,在这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起又一起“内定”事件接连发生。

在女子蹦床单人决赛中,北京奥运冠军何雯娜仅仅排在第五名,而广东队新秀钟杏平获得了金牌。大腕落马,在全运会上早已如家常便饭,而何雯娜在赛后“颇具深意”的一番表态,使人再次看到打分项目的背后那双操纵着比赛的无形的手,如同给跳水金牌“内定”事件推波助澜一般,引发了又一场风波。何雯娜赛后表示,自己对于冠军旁落并不意外,“我早就知道金牌会属于谁,打分项目就是这样,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些事是早就注定好的,现在也只能这样了。”何雯娜说。不过当记者希望何雯娜说出一些细节时,何雯娜摇头离开了。

不过,夺得金牌的广东队教练对此显得不以为然,他表示何雯娜的说法不过是自己“发牢骚”。而随后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党委书记赵郁馨、蹦技部部长赵嘉伟以及本次比赛的裁判长刘兴,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辟谣”,反倒更凸显出何雯娜此番话的重磅效应。

官方认为,何雯娜对裁判的指责毫无依据,而纪检部门也没有收到任何举报和申诉。随后,迫于上面的压力,或许也考虑到自己的后路,何雯娜做出了澄清,称自己的话是被记者“误读”,才造成了此番风波。“我说‘结果早就知道了’是知道自己拿不了金牌,跟别人没有关系。”此时,她的表白显得有点苍白无力,好像事先安排好的一样。

当时,《新民周刊》记者还就此事采访了一位老朋友,体操界业内人士、本届蹦床比赛的裁判之一。她称:“队员有时会在失败后,情绪控制不好,有时说话难免过激,但是肯定也反映出几分事实的真相。”

这位裁判的话不禁让我们想起十运会赛场上的“假摔风波”,当时,奥运会冠军孙福明看到教练让她“让金牌”的手势,随即倒地,而且走下榻榻米后,面对镜头情绪完全失控,她用满脸夺眶而出的眼泪告诉媒体:之所以“主动”倒地投降,一切都是按照教练的意图……一时间,金牌教练刘永福和整个女柔赛场陷入了“假摔”、“让金”的巨大风波。更加让记者震惊的是,刘永福面对全国的电视观众一度还很“理直气壮”:“这在全运会赛场上很正常……”令外界一片哗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全运会许多项目都在正式开幕前就已赛完,时间跨度长达9个月,全运会未开幕,就已经产生金牌104枚,这在以往历届是不多见的。体育总局有关人士在解释这一现象时称:“这是因为全运会某些项目和世界大赛在时间上有冲突,所以放到前面去了。”有人戏称:“‘全民全运’也可以说成是‘全年全运’了。”当然,明眼人还可以看出,这样一来,一些项目受关注的程度相对就会小些,上届全运会赛场上“意外”的负面新闻不少,甚至一度有“取消全运会”的说法。

但本届全运会的“意外”仍然时有发生。在武术套路男子刀棍全能比赛中,出现两名选手在比赛中将自己手中的武器“弄断”的情况,最终均未能获得成绩而黯然出局。首先是四川选手侯建在做一个以棍击地的动作中,“啪”一声棍子折断,令观众瞠目。随后,更有安徽选手杨念武挥着手中的棍子断成两截,无奈离场,这样,他也就没有了比赛成绩。全运会对一支运动队乃至一名运动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事实的真相难道真的是因为疏于器械维护才出现了这样的“低级状况”吗?记得上届全运会上,就有人手持钢锥恶意扎漏对手皮划艇之类的丑行曝光。针对这一件事,记者采访了其中一位当事人,他苦笑说:“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出现这种‘意外’的。可是,事已至此,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只能自认倒霉了……”

10月20日,在山东泰安泰山学院体育场上,男足U16比赛的最后一轮小组赛,出现了握手言和皆大欢喜的“默契球”,比赛结果被外界称“早已内定好的”。当时,C组的某队和某队,为了稳获小组前两名而避开八强赛的强劲对手山东队,愉快地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倒脚表演,上半场两队零射门,最后还是在观众的嘘声中互交白卷。某队主教练赛后对此解释说:“队员们今天表现得很好,他们懂得了如何去保护自己。我们应当为现场的观众奉献一场精彩的比赛,但是我们也要考虑自身利益。”这并不是全运男足第一次出现这种“斯文”的比赛,早在7月的男足甲组1/4决赛中,山东队2:0战胜重庆队挺进四强,重庆队就涉嫌“放水”打假球,以报东道主抽签“照顾”之恩。要知道,全运会足球场赛场上参赛运动员几乎全都是中国足球的后备人才,小小年纪,在他们的职业生涯还没有真正开始之前,就可能接受“默契”、“假球”的“熏陶”,这对中国足球的损害会有多大……

10月21日,在18人参赛的全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记分赛上也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已被淘汰的9位选手一直不愿退场,其目的就是为了影响竞争对手,于是当值裁判只得中止比赛,请出了这些选手:“6号,11号,……你们已被淘汰,请赶快下道。”然而,她们仍在继续骑行。又是一圈后,裁判员再次提醒,但选手们依然没有理会。主裁不得不鸣枪中断比赛,请出已被淘汰的选手,比赛这才得以继续进行。而未被“套圈”的北京队员失去了重赛资格,引起北京队的强烈不满。

“为什么被‘套圈’了却不下场?”全运会现场记者在休赛时找到北京队教练周淑敏时,她表示说:“因为她们想把我们孙飞燕拖下去!当时有些队员早该下去了,却带头追孙飞燕,结果把孙飞燕也给连累了。”当被问到北京队是否会申诉时,周淑敏说:“申诉也没用……这事说多了不好,对国家体(育)总(局)不好。”

除了以上这些不正常的事件外,全运会赛马比赛前,也发生了“意外”。广东东莞“农民马王”李振强将代表广东队参加场地障碍的比赛,秩序册上也有其倾家荡产斥资千万购得的“珍匹”(JUMPY)的名字,然而,赛前广东队教练透露:“珍匹”不可能参赛了,因为“珍匹”已经离世。日前,广东马术队领队潘玮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珍匹’死亡的具体细节需要北京马场的兽医介绍。我只知道,比赛前‘珍匹’突然出现肚子疼病症,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死亡了。”当时,“珍匹”突然离世的消息引起轩然大波。而它的死因更令人猜测纷纷。

十一运会期间,记者多次亲临赛场观看比赛。位于山东济南东郊的历城赛马场修得漂亮,大气,壮观:盛装舞步赛马场、障碍赛马场、速度赛马场,错落有致,交相辉映,宛如三朵盛开的马蹄莲点缀在泰山余脉的山脚下。然而,当记者坐在这座现代化的赛场观看了多场赛马比赛后,觉得似乎有点缺少兴奋感,因为有些比赛带给观众的是没有悬念的结果……

10月20日,记者在速度赛马的赛场上看到,到处都是新疆俄罗斯族女骑手刘丽娜骑着德国高头赛马的大幅照片。参赛选手身着黑色赛马服、白色赛马裤、长统赛马靴轮番上场,选手间的水平也非常高,比赛刚刚开始就有业内人士预言:新疆队肯定能够战胜广东队,因为新疆选手是与山东协议计分(按照全运会相关规定,协议计分运动员成绩一分为二)。常言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位业内人士的预言果然成为现实,结果,刘丽娜在3名广东选手的夹击下脱颖而出,以领先第二名广东选手顾兵4.569分的优势摘金……■

跆拳道裁判自杀谜团?

在浙江队寄予厚望的夺金热门蒋梦菲失金后,随浙江代表团出征山东担任保障工作的浙江唯一的跆拳道国际级裁判——庞海远便因“身体原因”提前返回浙江,让人想不到的是,回到家中不久便传出了她跳楼自杀的噩耗。

撰稿·木 子

36岁,年富力强的年龄。然而,一位曾经的全国冠军、事业心极强的体育工作者却在36岁这一年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她为何走上不归路?

对于庞海远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即使是资深的体育记者也很少有人会记起她的名字,尽管在十几年前她作为浙江女子柔道队运动员曾勇夺全国冠军,成为浙江体坛引人注目的女柔金花,然而毕竟她所从事的是一个冷门项目,而且在她辉煌的那个年代中国女柔奥运冠军更是层出不穷。据她的教练介绍,后来她因伤退役后不久,便与相恋多年的男友结了婚,而且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家庭幸福,其乐融融。退役后的庞海远,因为运动成绩优异,为人正直,人缘甚好,深得体育局领导的赏识,很快成为体育战线的骨干。她先是担任了一段柔道教练工作,后又改任跆拳道教练,是温州重竞技项目年轻教练中的佼佼者。世界冠军吴钞来、全国冠军董凤鸣等都是庞海远的得意门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庞海远还是温州首家专业跆拳道项目培训机构——温州市正人跆拳道俱乐部的总教练,并且她也是浙江唯一的一位跆拳道国际级裁判。

如此优秀的一位体育工作者为何会走上不归路?

全运会期间,庞海远身边的一位朋友、也是浙江省代表团的体育工作者向记者透露了庞海远自杀的全过程:庞海远的爱人——温州某中学的教师开车去机场把她接回家,一路上丈夫体贴地问寒问暖,妹妹更是热情地相伴左右,可是庞海远却一直有些精神恍惚。“也许是太累了,还是早点回家休息吧!”一起出去吃饭的建议被庞海远拒绝后,丈夫通情达理地说道。在家人的陪伴下,庞海远回到了曾经给过她那么多温馨记忆的家,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包括她最亲近的丈夫和妹妹,仅仅只有一刻钟后,趁着丈夫离开换一条裤子的工夫,庞海远快速来到窗前打开纱窗,攀上窗台……等到身边的妹妹明白她要做什么的时候,一切都太迟了。庞海远义无反顾地从八楼的家中跳了下去。当时,事件发生在9月10日深夜10点多钟。由于伤势过重,在紧急送往温州医院的途中,庞海远在亲人的极度悲伤中离开了人间……

赛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据知情者透露,庞海远出生于1973年,是浙江瑞安人,是个非常讲义气重感情的人,凡是朋友有困难相求,她总是热情相助,毫不犹豫;工作中,她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都非常强,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女人;生活中,她与丈夫感情和谐,有个9岁的儿子。如此幸福的女人为何会“想不开”呢?

事情还得从第十一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说起。9月9日,全运会跆拳道比赛在山东滕州市拉开大幕,该目共设8块金牌,浙江省跆拳道队由于在十一运会预选赛时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因此决赛阶段的比赛更加让人期待。为了打好这次比赛,从运动队到省体育局,上上下下极为重视,全队更是在9月5日就早早来到赛区报到。庞远海作为浙江省重竞技项目的业内人士,而且还是跆拳道项目上的高水平裁判,被浙江省体育局委以重任,随队赴山东从事全运会参赛运动队保障工作。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跆拳道项目首日比赛后,庞海远便因“身体原因”提前返回浙江。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回到家中不久便传出了她跳楼自杀的噩耗。在庞海远自杀后的第三天,也就是9月12日,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发布公告:“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重竞技系工作人员庞海远9月5日随队赴山东从事全运会参赛运动队保障工作。比赛期间,因其本人感觉身体不适,经领导同意于9月10日上午由其家属接回老家休息。10日晚11时许,接到了庞海远回家后不幸坠楼,经抢救无效去世的消息。”这一公告随后在网上广为流传。

也正是在那一天,在浙江体育职业技学院发布公告前,记者得知消息后,在第一时间就此事询问了浙江省体育局局长李云林。当时,李云林明确表示:“这种重大消息,我们会在适当的时间,用统一的新闻口径发布。”而拳跆中心唯一在比赛期间可以带手机的副主任赵磊,手机一直关机。参赛队员按要求一律上交手机,一直无法了解更多的信息。几个小时后,记者在联系上浙江队跆拳道队领队堵剑华时,她的语气中充满了遗憾和悲恸:“我也是才知道庞海远去世的消息,很伤心。我们早就认识了,她平时给人的感觉挺开朗的,怎么会这样啊?”

“我们全队去年一直在鄞州训练,而她在杭州上班,基本没有见过面。这次我们是一起去比赛地山东滕州,不过由于她不是运动队编制,因此和我们也没有住一起。”堵剑华表示自己连庞海远何时回家都不清楚,“她的徒弟董凤鸣都还不知道她去世的消息,这几天我们每天都在比赛,而队员的手机都统一管理了。”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本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每个省队只能派一名裁判,浙江派出的代表是董波,而向来人缘极好、执法水平极高的庞海远这次却以“保障工作”任务随队出征,也引起外界不小的议论。

自杀缘于重压之下?

以“保障工作”任务随队出征的庞海远到底在队中担任怎样的一种角色呢?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记者先后采访了多名跆拳道业内人士,其中既有其他省市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浙江省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守口如瓶,据说相关方面早已下达封口令),也有相关的裁判员。最终,记者发现,庞海远的死还真的与浙江省跆拳道“丢金”有着某种无以言表的神秘关系。

据某位跆拳道教练员透露,由于跆拳道比赛是全运会在开幕前先期进行的比赛项目,而在女子49公斤级级别上,具备冲金实力的浙江队对此次比赛极为重视,省体育局及相关方面更是下达了“军令状”,要求浙江跆拳道队一定要收获一金,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为浙江代表团在十一运会打响第一炮开个好头。

全运会跆拳道比赛设8个级别,共产生8块金牌。而浙江队夺金希望最大的项目是女子49公斤级,其重点队员则是19岁的浙江跆拳道小将蒋梦菲。其实,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蒋梦菲虽然实力很强,可是在全运会决赛阶段她要遭遇的是奥运会冠军、被称为变形金刚女的江西选手吴静钰,因此浙江夺金的希望并不是很大。可是,浙江方面为什么自信满满,志在必得呢?首先,这缘于几个月前的全运会跆拳道预选赛,当时蒋梦菲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强势,力挫吴静钰勇夺冠军,险些使得这位北京奥运会49公斤级金牌得主无缘决赛圈。从那一刻起,全运会女子49公斤级项目的金牌便成为浙江方面重点关注的项目。

据知情者透露,为了确保这块金牌,浙江方面从训练到科研,从经费投入到人力投入,可谓面面俱到。而庞海远更是以“保障人员”的身份蹊跷出征,不但不是赛会的裁判,而且名字也不在秩序册内,当时就有人称她是来“做裁判工作”的。而且更加让人深信不疑的是,浙江方面为了能够夺取这块金牌,组织了一个强大的拉拉队:省体育局领导、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来自蒋梦菲家乡的浙江上虞市体育局、市体校和上虞市教育局等领导、还有蒋梦菲家属等人全部来到比赛现场,加油声响彻整个体育馆……

可是,天不遂人愿,最终女子49公斤级的夺金大热门蒋梦菲,在半决赛时非常遗憾地以0∶5败给了奥运冠军吴静钰,虽然通过复活赛获得了一枚铜牌,但却错失了为浙江夺得本届全运首金的机会。顿时,整个浙江队的看台上死一般地沉寂。记者至今还记得在现场采访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扈忠东的情景,他一脸无奈:“她打得太紧张了!不过对手毕竟是奥运冠军,输赢都算正常。”说完便匆匆离开了赛场。然而,从那一刻起,记者再也没有见到庞海远。

全运会跆拳道比赛结束后,国家拳跆中心副主任、中国跆协秘书长赵磊对赛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整个过程非常圆满,唯一遗憾的是比赛过程中闻讯资深裁判庞海远去世的消息。当有记者问,庞海远自杀是否与背后参与做裁判工作失败有关时,赵磊当场表示:“庞海远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柔道运动员,也是优秀的裁判员,我们没有证据显示有人对裁判队伍做了什么工作。我们都对她的去世很沉痛,现在她人已经没了,那些对她的传言是很不负责任的,而且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其实,现场采访的全运会记者丝毫没有不尊重庞海远的意思,相反她的去世引起了更多的人包括记者在内的同情和惋惜,还有深深的敬意和不舍。一位柔道运动员出身的浙江籍女记者与记者住在同一个全运会“媒体村”,尽管她对整个事讳莫如深,不愿意发表任何看法,但她还是告诉记者:“她曾经是我的师姐,我感到非常难过。”打开网上论坛,记者发现来自四面八方的议论都倾注了深深的同情。其中,一个网友这样写道:“这么好的裁判怎么就没有了呢?何必这么想不开呢?如果中国足球裁判都像你这样刚烈,相信中国足坛无黑哨!”还有人写道:“其实做不做裁判工作都不是你的错,错只能错在担当了‘功利’全运会的功利角色。”

或许,如今的全运会已经真的演变成了各省市的政绩全运。如果庞海远的离去真的是因为与做全运会裁判工作未果有着某种联系的话,相信网友们的评论会让她在另一个世界感到欣慰。愿她的灵魂能够安息!

东道主:老大,没有悬念

谁是全运会东道主,谁就是金牌榜老大,这几乎成为自八运会以来的全运会的“潜规则”。仿佛只要是东道主,竞技体育的水平在一夜之间强了数倍,成为全国的“霸主”。本届全运会上,昨天的故事再一次重复着……

撰稿·可 怡(特约记者)

谁是全运会东道主,谁就是金牌榜老大,这几乎成为自八运会以来的全运会的“潜规则”。仿佛只要是东道主,竞技体育的水平在一夜之间强了数倍,成为全国的“霸主”。本届全运会上,作为东道主的山东代表团再一次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高投入”追求“高回报”

如今,大牌明星参加全运会,拿上百万出场费已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回顾这几届东道主发给冠军选手的奖金,我们惊讶地发现,2001年九运会时,广东发给金牌选手的奖金在50万元左右,而2005年十运会,江苏给予冠军的奖励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本届山东方面对外宣称给金牌运动员的奖金在30万元左右,可是除了现金外据说运动员还有其他包括住房在内的奖项。

事实上,各省市拿出的巨额奖励已远远超过了对亚运会、亚锦赛甚至是世锦赛冠军的奖金,几乎与奥运会相当,全运会奖牌和奥运会奖牌的含金量自不可同日而语,但奖金却打了个平手。

与争金夺银的赛场风云相比,涌动于幕后的“全运经济”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围绕全运会投入的三大项,承办方、参赛单位、各路商家可谓做足文章,战绩指标已不再是单纯的竞技体育的比拼,已升格为财力的较量。

全运会4年一届,承办城市用于场馆建设、道路扩建维修的资金相当惊人。2001年广东省承办九运会,投入场馆扩建、改造的专项资金据悉高达43.4亿元人民币,而承办十运会的江苏省仅为主赛场——占地约40.1公顷的南京奥体中心的单项投资就突破了22亿元人民币。在筹备十运会的4年间,江苏省各地投入100亿元资金新建或改建了132个体育场馆。而十一运会东道主山东省,同样是斥资100多亿人民币用于全运会前的场馆扩建、市容改造。

经济因素的超强介入已日渐成为全运会上夺冠争金不可漠视的现实。有人这样定义:全运会金牌是用金钱打造的。近些年来,全运会被各个省市定位为一项重要的形象工程,4年一轮回的全国运动会展示的不仅是各省市之间的体育竞技水平,更表明各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于是就有了“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说法。

对于东道主来说,“高投入”其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高回报”。从情感上讲,为了筹办规模空前的运动会,东道主人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难以计数,总归要给人家一些回报,哪怕是为了面子上好看些。所以说,比赛中东道主必须要占尽主场之“优势”。自己队员最熟悉场地的优势那是不足挂齿的,人们看不到的优势更多了,比如裁判优势、政策优势、“盘外招”等,那可是其他省市所享受不到的“待遇”。

如今,每届东道主都要拿第一,这已是一个“潜规则”,举办全运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要动员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做服务,所以拿金牌第一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补偿。因为在“唯金牌论”、“金牌至上”的全运会上,当整个系统的评价体系都是以金牌数量多寡为出发点时,那么,金牌榜头名宝座,当然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目前,举办过全运会的省市,都是经济发达、竞技体育亦在全国领先的区域。说实话,有些东道主,从实力上来讲,是根本不足以成为金牌榜老大的。怎么办?只能采取帮一把扶一程的策略。再不行的话,就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因此当我们回顾前几届全运时,我们发现各种质疑声非常多。所以说,记者敢断言,从八运会到如今,无论哪个东道主都不敢拍着胸脯说“我的每块金牌都是凭实力获得的”!

本届全运会,当赛程过半时,山东当老大早已是毫无悬念了。可是,目前对于东道主一直当“老大”的现象,有人预见性地表示了担忧:目前,山东还好办,实力摆在那儿,下届全运会东道主辽宁也好办,毕竟有辽老大的底子。可是,据新华社的消息说,湖南正在申办第十三届全运会,到时可如何登上金牌榜头名位置?从十名以外一下到第一名,这怎么让人信服?

东道主还可以借主场优势“借鸡生蛋”,受益颇多。这就是国家体育总局相关方面,出台了双计分、协议计分、联合培养的相关政策,当时官方解释是:为了加强资源整合,利用经济发达地区的训练条件优势,培养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运动人才。本着这个目的,经济实力强大,尤其是不惜血本大投入的东道主,便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政策,所以我们发现从最近几届全运会起,各省市竞技体育发展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是在拼经济实力了。

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热衷于交流,但是协议交流的另一方呢?一块金牌协议成了0.5块,不是白白地损失了吗?当然不会,全运会的成绩是各地体育局最为看重的政绩指标,肯定不会仅仅为了金钱就把金牌拱手让给别人,必须是双赢才可能进行合作。

对于西部省份的运动队而言,和东道主“协议”绝对有百利而无一害,尤其是拳击、摔跤、散打等打分记点类项目,如果你不与东道主交流,那么你光凭实力去拿金牌,可能性太小了,一点保证都没有,然而通过协议的方式交流给东道主(说白了,很多运动员就是在东道主那挂个名而已),情况就不一样了。有了东道主给你保驾护航,再加上本身就具备夺金的实力,那么这块金牌谁能抢走?所以说,总局的交流政策给东道主带来了巨大的金牌效益。比如,在本届全运会跳水女子团体的比赛中,山东观众在看台打出“四川山东是一家,同心协力金牌拿”的标语,只因为比赛中有四川和山东交流的运动员。顺理成章,四川最终拿下了女子团体的金牌,东道主山东自然大大受益,绝对的双赢!

八运会上,上海代表团协议交流运动员达101人,为获得金牌榜第一奠定了重要基础;九运会上,广东协议、交流来的运动员获得的金牌占到了代表团金牌总数的1/5;十运会上,江苏和全国70%的省市进行了运动员交流合作,最终的收获是:解放军双计分运动员获得6金,协议计分运动员获得3金,交流运动员获得11金,这是东道主能够在金牌榜上跃居第一的关键,也夸大了东道主的传统意义上的优势,甚至出现了“天时地利人和”不如“好政策”的现象。

如今,我们不妨看看今年山东代表团的金牌榜构成,截至24日比赛结束山东代表团的名下一共有49.5枚金牌,其中奥运会带入的10枚,32.5枚为本团竞赛获得,但两次计分和协议而获得的金牌就达7枚之多。除此之外,山东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规则和手段,大面积引进人才,而这些选手所获得的荣誉则直接算到山东代表团账下,这是从协议计分和两次计分里是体现不出来的。

“盘外招”成“传统”

在采访十一运会期间,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江苏代表团“喊冤”。

据江苏代表团官员透露,江苏女排本次全运会的目标是保牌争金,可好不容易杀入4强后,在与天津队的半决赛中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本次全运会的安保工作一向很严,可以说并不逊于北京奥运会,可是当天比赛时天津球迷把硕大的锣鼓都带进了场,每每轮到江苏队发球,球迷就把锣鼓敲得震天响,别说场上在比赛的队员,就连坐在一旁的江苏队教练都感觉被震得心慌。比赛的结果自然没有悬念,江苏女排最终连铜牌也没拿到。

据说,在水上项目的比赛中,江苏队同样遇到了麻烦。和所有运动队一样,江苏队准时到达日照赛区报到并备战比赛。结果江苏队的赛艇运抵参赛地后,赛区要让他们过一天卸赛艇,当时,江苏队教练有些气愤:“为什么其他队都能抵达后就正常训练,就是江苏队要耽搁一天?”

无独有偶,在山地自行车比赛中,江苏队依然感到了麻烦。山地车比赛中,运动员是否熟悉场地至关重要。结果东道主可以让同样是夺金热门的云南选手提前适应场地,但江苏队就是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

对于遭遇这样的不公,江苏代表团有关人士对记者说:“其实我们来之前就有所准备,而且我们也理解东道主的压力,理解他们想夺取金牌数第一的期望。但我们江苏这次参赛目标其实就是夺第三,我们目前的实力其实并不能撼动山东的霸主地位。所以这些干扰我觉得没有必要,我们已经向组委会反映了这些情况,希望在后面的比赛中能够有所改观。”

江苏方面不出来说话倒好,这么一讲,马上招来了网上的一片指责声,一位自称“俺是山东的”网友如此反驳道:“如果江苏还有点自知之明的话,就别说山东了吧。上届全运会你们是东道主时,不也是这么干的吗?随便举个例子,比如在皮划艇比赛中,山东的队员领先了,东道主赛道管理人员就把造波泵水头对着人家的艇首冲。当时,俺山东人就说了,等下一届到济南时,俺们见。”让记者意外的是,这个发言帖子在网上得到广泛支持和认同,因为其表达了事实的真相。

多届全运会以来,“盘外招”一直是东道主确保霸主地步的一招。比如,九运会上,为了让实力强劲的某运动队减少竞争力,该届全运会的东道主就曾将这支运动队的住宿安排在离比赛和训练场地很远且交通不便的地方,每天都要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路途颠簸,才能到达赛地,这无形中也影响了运动员的状态。而另一次则发生在射击赛场上,当某射击队员和东道主的射击队员在积分榜上紧紧追逐,名次互相交替,于是损招来了,在这名选手射击时,观众席上就有人敲鼓击锣,而东道主选手射击时场内就异常安静,最终该队果然丢掉了金牌。

十运会东道主换成了江苏,以往受到的种种不公,终于等到了“快意复仇”的时候。当然,除了“复仇”外,东道主最重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得金牌,因此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得罪一些体育强省,其中也正包括山东队。

所以说,从这一次山东方面“暗算”江苏来看,除了报上届全运一箭之仇外,更重要的是怕江苏抢走了山东第一的宝座,无论金牌第一、奖牌第一还是总分第一,这都是东道主“计划内”的荣誉,谁要有争夺的野心和苗头,东道主会无动于衷吗?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江苏代表团官员在跟记者讲“江苏的目标其实就是夺第三,我们目前的实力其实并不能撼动山东的霸主地位”时,这位前东道主有关人士无意间流露出上届全运会江苏独霸金牌榜老大的另一面。说得直接点,江苏上届是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金牌、奖牌、总分三个第一,怎么过了4年实力就无法与山东抗衡了?这一切都表明,东道主当老大,在很多的程度上并不完全是真正实力的表现。■

兴奋剂事件有隐情?

河南省女子赛艇运动员郭林娜兴奋剂违规事件被披露后,河南赛艇队出人意料地“集体退出”全运会所有项目的赛艇比赛。要知道,除去18日因郭林娜事件被组委会取消决赛资格的女子轻量级两个项目,河南赛艇队还有男女7个项目取得了决赛权。突然集体退赛真的是为了表明反省的态度,还是另有隐情?

撰稿·晨 曦(特约记者)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加大打击兴奋剂的力度以来,中国体坛“兴奋剂”成为一大“禁区”。然而,虽然中国军团在奥运会上彻底与兴奋剂绝缘,但是在历届全运会上,兴奋剂事件还是从未间断过。从上届全运会孙英杰服药,到本届三起兴奋剂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全运会女子百米冠军、福建省女子田径运动员王静的兴奋剂事件格外让人震惊),让人们看到全运会舞台仍然有人铤而走险。

那么。全运会上的兴奋剂事件,为何屡禁不止呢?

河南集体退出惹“争议”

国家对反兴奋剂的态度一直十分明确,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第33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反兴奋剂条例》(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反兴奋剂条例》的出台、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反兴奋剂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然而,在随后的十运会和刚刚结束的十一运会上,还是相继曝出了兴奋剂事件。

十一运会组委会在10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河南省女子赛艇运动员郭林娜兴奋剂违规事件。在这起兴奋剂事件中,郭林娜的A瓶检测结果显示含有违禁物质19-去甲雄酮。据悉,本届赛艇比赛正式报到时间为10月12日,报到日当晚检查人员赶到山东日照对郭林娜进行赛前检查,14日进实验室,16日晚实验室报告阳性结果(反兴奋剂工作规定,阳性结果48小时后反馈),17日组委会将结果通报运动员所在代表团,18日公众便得知这一消息了。

虽然组委会因为A瓶的阳性结果已经禁止郭林娜参赛,但根据反兴奋剂相关规定,运动员有权要求开启B瓶,并参加听证会,只有这一系列步骤完成后才能最终确定对她的处罚。发布会结束后,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综合处处长袁虹曾表示,郭林娜有可能遭到禁赛4年的处罚,不能参加下届全运会。这不禁令人联想到去年奥运会前国际奥委会采取的“一旦禁赛超过6个月,便无缘下届奥运会”的严厉措施。

面对国家相关方面严厉态度,河南赛艇队出人意料地“集体退出”全运会所有项目的赛艇比赛。记者了解到,除去18日因兴奋剂事件被第十一届全运会组委会取消决赛资格的女子轻量级2000米双人双桨、四人双桨两个项目,河南赛艇队还有男女7个项目取得了决赛权。突然退赛,让人感到“惊讶”和“难以理解”。

针对河南赛艇队的退赛,19日下午河南体育代表团向记者发布退赛声明表示:为严肃河南团坚决反对使用兴奋剂的一贯态度,维护全运会的纯洁性和整体形象,坚持“宁可不要成绩也不使用兴奋剂”的原则,所以作出退赛决定。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河南队的退赛举动,却有着诸多不同解读。据新华社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省级赛艇队教练表示,河南赛艇队不少项目在本届全运会决赛阶段的表现有些出人意料。相比河南队在几个月前预赛时的表现,可谓“突飞猛进”。这不太符合赛艇这项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况且四个人划一条船,只有一个人服用兴奋剂也很难带动整条船取得好成绩。”他说。

夺得十一运会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比赛金牌的浙江运动员徐东香向记者回忆起半决赛时郭林娜的表现:“到这来后,我们感觉河南队与预赛时的反差很大。我们练得非常扎实但与她们比没有什么优势。半决赛时河南队在相邻赛道,感觉她们的桨面不高,但水下力量特别大。”

第十一届全运会河南代表团新闻官员袁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称,退赛原因声明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他说,主要还是为了表明一个反省的态度,不是外界议论的那样。当记者问及是否还有其他队员服用了兴奋剂,袁军表示,调查还在进行,不好发表看法。

随后,河南赛艇队的行为更加让人议论纷纷。河南赛艇队30多人在19日凌晨集体退房时,竟然不让服务员打扫房间。据河南赛艇队下榻的日照东辰佳缘大酒店楼层主管尹彦伟透露,他们也是早上才从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才得知这一消息的,到酒店上班后不久,被告知去整理河南队退掉的房间。“他们把整层楼21个房间都包了下来,出事的运动员就住在402房。” 尹彦伟表示,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那个运动员她还打过照面,是很娇小的一个姑娘。尹彦伟还透露了一个秘密:“就在比赛开始那两天,服务员去打扫卫生,结果吃了‘闭门羹’。运动队官员给出的理由是,‘不要影响队员休息’。”对于这点,尹彦伟也感到很奇怪:“我们这个酒店,二、三楼分别住着湖南队和安徽队,他们到现在也没这种要求。”

河南赛艇队是否集体服药,外界无法取证也寻找不到答案,但是他们集体退赛后留下的疑点却成为十一运会赛场上一个黑色之谜。

兴奋剂为何屡禁不止?

不料,继郭林娜之后,10月21日十一运组委会又在济南宣布,内蒙古自治区射击运动员栗杰服用兴奋剂违规。

据说,内蒙古女子射击运动员栗杰,在全运会组委会兴奋剂检查部于10月18日实施的赛内兴奋剂检查中,A瓶检测结果呈阻断剂(普萘洛尔)阳性。根据体育总局《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兴奋剂违规处罚办法》等文件的有关规定,组委会对栗杰兴奋剂违规事件作出如下处罚:取消运动员栗杰第十一届全运会全部比赛成绩;取消内蒙古自治区体育代表团第十一届全运会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资格;给予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全国体育系统内通报批评,并通报其上级主管单位;进一步的处罚将根据体育总局的有关规定由相关部门作出。

更加让人震惊的是,继全运会赛艇和射击出现兴奋剂事件后,10月26日上午,十一运组委会再度向外界宣布,本届大赛女子百米冠军、福建省女子田径运动员王静也被查出服用了兴奋剂,王静的A瓶尿样检测结果呈外源性表睾酮及睾酮代谢物阳性。王静的兴奋剂违规事件再次表明,仍然有少数人为了追逐个人名利心存侥幸、铤而走险使用兴奋剂。为此,十一运组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再次强调,各代表团要警钟长鸣,进一步加强对运动队的教育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运动员干干净净参赛,维护体育的纯洁,保护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坚持遏止违背体育道德的行为。据说,王静将面临终身禁赛的严厉处罚。

在历届全运会上,我们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游泳、田径和举重等多个大项的比赛中,许许多多高水平的“黑马”层出不穷,很多创造的成绩都是世界一流,然而全运会一过,这些“黑马”便消失了,在世界大赛和奥运会上却很难看到他们的身影?

前不久,记者采访了体科所的科研专家。当时,他向记者透露了一些世界体坛兴奋剂内幕。他说,运动员和教练员普遍面临着巨大的竞争,所以很多时候都会考虑到使用运动补剂去增强运动能力。西方职业运动员如果说自己完全不用运动补剂,那是在说谎,骗圈外人。关键在于怎么用,怎么科学地使用补剂,同时避免背上兴奋剂的黑锅。 其实补剂和兴奋剂的区别也是很模糊的,有的东西曾经是补剂,一年后就成为兴奋剂了。举个例子,有个叫DHEA (dehydroepiandrosterone 双氢睾酮)的东西,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查不出来,欧美运动员常用,尤其是游泳。后来中国人也开始用,所以一度中国游泳也不错,还有中国赛艇队也用,成绩都有突出提高。后来能查出来了,欧美运动员开始用其他的。但咱中国教练员傻乎乎地接着用。所以一下就栽了。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

说实在话,中国在运动员补剂方面的研究还是跟不上,这方面的研究投入太少。当年游泳一出事,国家体委就急了,硬性规定全国运动员一律停止用任何药品,包括一些合法的运动补剂。这就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就连Creatine Phosphate (肌酸),一种能促进爆发力的合法补剂在中国都被禁止使用。Creatine Phosphate这类产品在美国可以在很多地方买到,如EAS, Twinlab等等等等。欧美运动员用这些产品基本上是家常便饭,而且他们有最尖端的运动补剂研究中心,有最为全面的信息,他们可以用非违禁药品去提高运动能力,但等到中国运动员发现时再用就成为禁药了。所以曾有专家建议要收集并且保存奥运会冠军的尿样,等1-3年后再重查。那就能看出欧美及日本许多运动员用药的真相。

那么,在全运会上中国一些高水平运动员是否也在服用补剂呢?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服用的补剂是不是兴奋剂,一旦与兴奋剂沾上了边那可就麻烦大了。而全运会上所发生的兴奋剂事件,我们可以认为,这是运动员及其教练员或相关方面,为追求成绩所走出的一步“险棋”。

那么这些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根本问题在哪里呢?我们其实应该将关注的视线越过这些为争夺金牌而不择手段的事件本身。闪耀夺目的金牌意味着成功,体现着荣耀,理所当然是每个运动员梦寐以求的,但当参与争夺金牌的运动员、裁判员和体育官员都不惜践踏有关竞赛制度、违背基本体育道德去牟取金牌时,金牌与相关人等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利益链条,更为明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进一步说,我们引以为豪的举国体制的弊端也显露无遗。具体来说就是,在专业运动领域之外一无所长的运动员只有靠搏得好成绩,才能以这份“资本”为自己未来铺就一条理想的出路。媒体时常披露的世界冠军、全国冠军在退役后一筹莫展的生活境遇,就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教练员也唯有对运动员层层加码,也才能以相关业绩为自己争取晋升机会。体育官员更是如此,运动员的成绩就是自己的政绩,能在全运会上赢得多少奖牌,决定着自己的去留、升迁——这样的竞技体育体制下,怎能遏制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将全运会这个原本纯洁的全国性体育竞技场所,视作一个追名逐利的名利场?那些触犯相关法规、违背体育道德的丑闻、黑幕怎不会层出不穷?

兴奋剂曾给中国“抹黑”

回顾中国反兴奋剂的历史,我们发现这是一个非常艰难曲折的过程。前不久,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推出了一本震动中国体坛的力作《袁伟民与体坛风云》,其中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体坛的兴奋剂事件和反兴奋剂的艰苦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兴奋剂也逐渐侵蚀到了中国体育界。少数人在了解到使用兴奋剂能够提高运动成绩之后,开始明目张胆地使用它。应该说,对于兴奋剂在中国的泛滥,当时国家体委有的领导受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体育观念的影响,对兴奋剂的认识有一个过程,甚至还说出过这样的话:假如对于提高运动成绩有利、假如对运动员的身体无害、假如在国际上不会被人查出来,使用它也是可以的——这句话后来被概括为“兴奋剂使用三原则”:有用、无害、查不出来。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体育的兴奋剂问题越演越烈,对中国和中国体育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袁伟民说:此时伍绍祖当主任,在反兴奋剂问题上他是非常坚决的。我和徐寅生在这个问题上也从来没有含糊过,我们都是运动员、教练员出身的领导干部,我们知道体育是什么,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人民体质,不能摧残健康;竞技体育是一个公平竞争、讲究规则、不允许不干净的事业;要在体育领域里取得成绩,必须脚踏实地实打实干,容不得半点儿侥幸和浮夸。如果允许使用兴奋剂,那就失去了搞体育的意义。90年代初,国家体委制订了反兴奋剂的“三严方针”,即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我们不断加强反兴奋剂的教育,不断调拨经费,增添检测兴奋剂的设备,提高检测能力,不断增加检测力度,查出一个处理一个。虽然也不断取得了反兴奋剂成果,但是使用兴奋剂事件还是屡禁不止。

在中国,曾经有两起兴奋剂事件十分严重,给国家丢脸,教训惨痛。一起是1994年广岛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虽然取得了出色成绩,但是在比赛结束后一个月,组委会通知总局,有17名中国运动员兴奋剂检测呈阳性,他们中11名选手的金牌被取消,其中有7名是游泳运动员。这件事为什么一个月后才公布呢?因为在亚运会举行期间,这些尿样在日本的检测中心没有被查出来,但是人家把我们的运动员盯上了,在亚运会结束后,又将保留着的尿样送到了德国设备更先进的科隆实验室去检测,结果检测出来了。他们盯的主要目标是中国游泳、田径等体能类项目的运动员。

在那届亚运会前不久举行的1994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中国女选手获得了16个奥运游泳项目中的12块金牌,但是他们的大面积丰收成绩引起了国际泳坛的怀疑,让很多美国运动员当场痛哭,因为他们觉得中国人“突飞猛进”的成绩太不可思议了,觉得他们今后永远也不可能战胜中国队了。同样,1993年,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中国某省数位初出茅庐的无名小将,大幅度刷新了一万米世界纪录,一举夺得女子长跑3枚金牌,引起国际田坛非议,比赛现场看台上就有人打出了对此成绩有怀疑的标语,挪威一位著名长跑选手也是潸然泪下。

任何一个体育项目,运动员出成绩、成才都有其自身规律,短期内、神话般地杀出黑马,技压群芳,轻易打破世界纪录,令人难以置信。这些国际上反馈回来的信息,引起了袁伟民的高度重视,他一直倍加小心地关注着这不太正常的现象。

我们不会忘记那段耻辱的记忆,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上,当中国代表团走过主席台时,美国现场解说员大声说:“吃兴奋剂的中国运动员向主席台走来……”

外界的指责加上一起又一起的兴奋剂事件,深深地刺痛了国人的心。自那以后,中国开始加大反兴奋剂力度,悉尼奥运会之前国家体育总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严打兴奋剂事件,其中包括了某省著名的女子中长跑队……因此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反兴奋剂的态度也赢得国外一致好评。当时,中国代表团发言人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态度鲜明,代表中国奥委会表示,为了维护运动员的健康、维护奥林匹克公平竞争的原则,中国体育代表团做出对血检中有疑问的运动员不再参加本届奥运会的决定,这是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的一贯立场。中国奥委会坚决与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各单项体育组织一起,将这场反对使用兴奋剂的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斗争进行到底。

可以说,自那以后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上的形象大大提升,不仅没有出现一例兴奋剂事件,而且再也听不到质疑的声音。可是,让人心痛的是,在全运会上的赛场上,“兴奋剂丑闻”依然困扰着我们,这一毒瘤不除,全运会的阴影就会依然存在……■

相关链接: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何珽律师、何震达律师在线 咨询电话:13957586839 | 技术支持:何珽 | 浙ICP备2021008149号 |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