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分述 > 正文

警惕粮食成为下一个中国通胀推手


915 人阅读  日期:2008-06-26 18:42:02  作者/来源:顾蔚专栏


撰稿 顾蔚

路透香港6月25日电--中国油价正在逐渐向国际市场看齐,而国内小麦价格还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大米也低于国际价格。国内国际粮价相差那麽大,不免让人忧虑。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大升的压力下,中国粮价一旦和国际接轨,可能引发下一轮通胀,而粮食对通胀的推力会远大于猪肉。

国际通胀看油价,中国通胀过去看猪肉,未来看粮食。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老百姓花在食品上的支出比例比较高,中国消费物价指数(CPI)里食品占34%,而美国是15%。现在猪肉是CPI里的一个大项,但粮食的地位更重要,未来粮价一提高,中国的CPI就会随之往上窜。

不难理解中国最高领导人对粮食问题的高度重视。中国农牧业龙头企业--新希望集团总裁王航透露说,5月12日温家宝总理从北京飞成都地震灾区前两个小时,刚从河南看完夏粮情况回到北京。"粮食的丰收,能不能做到5亿吨粮食,事关中国经济的稳定",王航指出。

中国通货膨胀在4月份摸高之後开始回落,但粮食价格则稳步上扬。去年12月,粮食价格同比上升5.5%,而今年5月达到8.6%,经济学家们担心务农成本上升,和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会使得粮价持续走高。中国工资上升的速度快过其它国家,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剩下老人种田养猪。国际油价暴涨也刺激了化肥价格的倍增,提高了生产资料成本。中国去年消费的粮食只有0.3%来自进口,如果未来中国产量没法喂饱13亿张嘴,从粮食出口国变成进口国,国际粮食价格必然暴涨。

明年粮食可能涨价

有每年5亿吨粮食垫底,中国可以自给自足,现在还看不到粮食短缺的风险。从2006年初开始,中国从粮食受捐赠国变成了捐赠国,主要农产品供给也实现了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政府制定了粮食收购最低价,杜绝"打白条"(指欠款),逐渐减免包括农业税在内的各类税费,中国还对种粮实施了多种补贴。

政府补贴和出口限制使得国内居民免捱国际粮价飞涨之苦。2007年来国际小麦价格从每吨306美元大涨64%到503美元,而国内小麦价值不过从200美元一吨小幅上升17.5%到235美元。最近一轮成品油价格提升以後,中国国内汽油价格与美国有30%左右的距离,而化肥价格则有200%的差别。国际化肥价格已经涨到每吨700美元,中国国内价格还停留在2004年的240美元左右的水平。

用中银国际经济学家黄少明的话说,粮食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武器,石油多一点少一点关系还不大,没有粮食就什麽都没有了。因此相信中国政府会想方设法稳定粮价。中国政府现在对农业的补贴不过相当于2004年中国对油价的补贴,是2007年油价补贴的一半,短期内完全补得起粮价,但长期就不一定。

"在农业领域,中国通过价格管制给出的补贴要超过其它领域,"麦格里中国经济学家Paul Cavey说。"这些补贴保护了农业利润,使得农产品价格增幅保持在10%以下,但明年後就难说了,因为就算是中国也没有办法无限制地提高补贴。"Cavey估计今年下半年通货膨胀会趋于缓和,但2009年会卷土重来,因为粮食价格有可能补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农民的补贴可以抵消一些生产资料上升的压力,但农产品价格不大幅上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就没法大幅提高。补贴农民不如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猪价涨了之後,中央只是简单地补助每头母猪,这等于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危中要抓机,这个机在哪里?就是把规模化养猪培育起来,"新希望的王航说。"借着这个机会,你就补规模化猪场,不要撒胡椒面。"

人多地少是中国无法回避的长期矛盾,频繁的自然灾害更是给中国粮食自给自足增添了不少难题。中国人的口粮尚能保证,但工业和饲料用粮可能存在缺口。如果中国人肉蛋奶的消费比例和发达国家接轨,那麽在养殖方面消耗的粮食就不是现在的每年1.9亿吨了,可能至少要2.6亿吨粮食,这样粮食缺口就大了,可能会造成粮价大波动。解决办法在于提高工业饲料的比重,提高规模养殖的比例。

相对欧美国家的大农场,中国农业还停留在小农耕作,家庭化作坊的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这种做法难以维系。粮食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中国不愿意依赖进口。粮食问题有关千家万户,中国也不愿大幅提高粮价,那就只有走提高生产效率一条路。否则城市快速发展,消费水平提高,最後农业跟不上,小马拉大车会出大问题。

相关链接: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何珽律师、何震达律师在线 咨询电话:13957586839 | 技术支持:何珽 | 浙ICP备2021008149号 |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