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评析
1029 人阅读 日期:2011-05-21 19:31:39 作者/来源:南方周末记者 陈楠
吊诡的是,在本轮对话中,美方的诉求,即美方希望中国所做的改革,几乎全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也就是中国自己希望自己改革的重点。
三年对话,斗转星移
美方官员强调,中国先要满足美国的要求,美国才考虑多大程度上满足中国的要求。
河东河西,或许只需三年。
三年前,当第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召开的时候,正值金融危机最盛之时。彼时,4万亿托起的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傲视全球,“社会主义救资本主义”的言论在世界流传。那时,美国新政府的新任国务卿希拉里率美大半个内阁赴会北京的时候,被美国主流媒体形容为以谦卑的心态向自己最大的债主抛橄榄枝,表现之一就是美方主动回避“人权”议题。希拉里也因此在美国国内遭受痛批。
然而,三年后的今天,斗转星移。
虽然中国是美国最大债主的身份并没有改变,甚至美国欠中国的债又多了许多,而且中国已经由世界经济的老三晋级为老二。
但,忽然间,中国手中的牌似乎不硬了。
对话中,中方的诉求是一贯的:中国企业投资美国的市场准入、美国高科技出口管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而美方的诉求也是一贯的: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
不同的是态度。在5月5日的吹风会上,美国财政部负责中国事务及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执行秘书长大卫·洛文杰强调:“中国要明白,美方在中方关切的那些议题上所做的进步,取决于美方所关注的那些议题上中国做了多大的进步。”
即,中国先要满足美国的要求,美国才考虑多大程度上满足中国的要求。
5月10日,美方负责经济对话的代表、美国财长盖特纳在结束声明中称,美方看到中国的经济政策导向发生了“非常积极”的转变。盖特纳还暗示,美国在敦促中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结束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方面取得了成功。
而中方在本轮对话闭幕仪式上承诺加强中国政府机构对盗版软件的审查;此外,不会采用不公平的政府采购政策来鼓励中国企业开发创新产品。这将有可能为美国诸多科技产品打开新的市场大门。
而这样的成功,在美方看来,甚至也是一贯的。
洛文杰在上述吹风会上就提到,“18个月前(第一轮会谈时),人民币汇率是固定的,现在已经松动:自去年6月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了5%,如果考虑到中国的高通胀率,那么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实际上涨10%;18个月前,中国实质上没有离岸人民币市场,现在在香港可以享受到离岸人民币业务;还是18个月前,中国出台了自主创新体系,这不利于美国产品参与中国政府采购,我们目前正在采取措施废除这一歧视政策。”
最后一个障碍在本轮对话已经突破。美国还没有完全满意的是人民币汇率,尽管已经实质升值10%,但美国还希望升得更多更快。
美国跟中国想到一块儿了?
美国希望中国要提高存款利率,一则为中国的储户增加收入,以促进消费,二则提高资金的成本,遏制国有企业继续通过以比民营中小企业低得多的资金成本进行野蛮扩张。
吊诡的是,在本轮对话中,美方的诉求,即美方希望中国所做的改革,几乎全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也就是中国自己希望自己改革的重点。
而且,美方在为自己的利益群体比如在华的美国企业代言的同时,顺手又为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以及广大百姓(储户)也代言了一把。
美国的诉求可以集中反映在两个价格信号(汇率及利率),以及一个产业创新政策。其中,利率政策是首次提到和汇率一样的高度。
美国希望,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多地依靠内需而不是外需,因此就有必要让人民币更自由地浮动(目前状况下是升值),以缓解国内通胀,并淘汰低端制造业的出口企业。
美国希望中国要提高存款利率,改变现在的负利率,一则为中国的储户增加收入,以促进消费,二则提高资金的成本,遏制国有企业继续通过以比民营中小企业低得多的资金成本进行野蛮扩张(国进民退)。
美国还希望,中国在推进产业升级换代的时候,政府的补贴资金应该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在最终的政府采购中,也要国企、民企和外企一视同仁。
这反映了美国不希望中国政府扭曲的价格体系和歧视的产业政策培育出越来越强大的国有企业,很多时候,这些国企恰好就是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
而美方的这些利益诉求,正是国内经济界一些人士一直在呼吁的改革。
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正是“调结构”和走向“民富”(都指向内需和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
但这些改革进展缓慢。以美国说得最多的人民币汇率为例,现在已经越来越成为阻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大障碍。
近期,以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前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和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余永定(前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为代表的经济界人士,呼吁政府减少干预外汇市场,让人民币汇率更自由地浮动,以尽快遏制新增的外汇储备。央行为抑制人民币升值而在国内被动投放人民币(用人民币买美元),不仅是国内通胀的主因,更让已经激增至3万亿的外汇储备贬值风险急剧加大。
中国对待人民币升值的态度,已经由第一轮对话中的“你越压我,我越不干”变成了主动升值。
“骆家辉”现象
明年,两国政府都是选举换届年。中国政府态度微妙,但美国的态度只会越来越强硬。
中国手上的牌或许越来越少。
第一轮对话的时候,市场弥漫着诸如“如果中国抛售美国国债,美元会不会崩溃”的担忧,但现在,飙升的外储已成为中国经济的烫手山芋,想花,却花不出去,人家不让。慌的不是欠债的人,而是债主。
第一轮对话的时候,人民币汇率是博弈焦点。当时中国可以从容应付,因为中美贸易逆差的关键不是人民币被低估,而是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即使美国不从中国进口衣服玩具,也会从其他国家进口。美国总体的贸易逆差并不会有太大改变,顶多改变的是和中国的相对逆差。
但现在美国国内人民币汇率争论大为降温。中方连这张牌也失去了威力。
而且明年,两国政府都是选举换届年。中国政府态度微妙,但美国的态度只会越来越强硬。
这从可能即将获得美国国会通过的下一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身上,略见一斑。
5月2日,本轮对话开启前一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2011年度特别301报告”,继续将中国列入“重点观察国名单”和“306监管国名单”。“特别301评估报告”用于全面评价与美有贸易关系的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对于“重点国”,美国将与之谈判;如谈判未果,则实行高关税等报复手段。
祖籍广东台山的现任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没能如有些中国人预想的那样在中美贸易冲突中充当润滑剂,正相反,他在中美贸易摩擦和争端上的立场强硬。就在本轮对话开始前不久,骆发表了其迄今对中国贸易环境作出的最为严厉的批评之一:“美国在华企业不断被排挤出整个产业之外,或者被迫放弃一些专属信息,作为在华运营的条件,这种机会不均等是继续改善中美商贸关系的一个主要障碍。中国在经过一个长期而硕果累累的市场开放阶段后,近期出现了一种缩窄其商业环境的趋势。”
而在2010年6月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听证会上,骆家辉更是明确表示了以争端解决争端的态度:“我将尽一切手段敲掉中国的贸易壁垒,随时准备在对话失败的情况下将中国诉诸WTO。”
对话前一周,中国美国商会副主席Michael Crain已经和他的会员们如过去一般启程游说。Michael Crain在微博上称:在与商务部长骆家辉畅谈后,在华的美资企业在中国市场透明度、自主创新政策和市场准入等问题上均获得了骆家辉的有力支持。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