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


1150 人阅读  日期:2011-08-01 20:33:31  作者/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01号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已经2007年6月27日国务院第18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十一日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事故等级

第三章 事故报告

第四章 事故应急救援

第五章 事故调查处理

第六章 事故赔偿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铁路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规范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撞,或者铁路机车车辆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等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铁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的各项制度,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第四条 铁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日常的铁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指导、督促铁路运输企业落实事故应急救援的各项规定,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组织、参与、协调本辖区内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第五条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组织、参与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第六条 铁路运输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个人应当遵守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防止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事故发生后,铁路运输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及时、准确地报告事故情况,积极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铁路正常行车。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事故应急救援、铁路线路开通、列车运行和事故调查处理。

第二章 事故等级

第八条 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列车脱轨辆数、中断铁路行车时间等情形,事故等级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

(一)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繁忙干线客运列车脱轨18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的;

(三)繁忙干线货运列车脱轨60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的。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

(一)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客运列车脱轨18辆以上的;

(三)货运列车脱轨60辆以上的;

(四)客运列车脱轨2辆以上18辆以下,并中断繁忙干线铁路行车24小时以上或者中断其他线路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的;

(五)货运列车脱轨6辆以上60辆以下,并中断繁忙干线铁路行车24小时以上或者中断其他线路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的。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事故:

(一)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客运列车脱轨2辆以上18辆以下的;

(三)货运列车脱轨6辆以上60辆以下的;

(四)中断繁忙干线铁路行车6小时以上的;

(五)中断其他线路铁路行车10小时以上的。

第十二条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为一般事故。

除前款规定外,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可以对一般事故的其他情形作出补充规定。

第十三条 本章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三章 事故报告

第十四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铁路运输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应当立即报告邻近铁路车站、列车调度员或者公安机关。有关单位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事故发生地铁路管理机构。

第十五条 铁路管理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应当尽快核实有关情况,并立即报告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对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并通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或者有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铁路管理机构还应当通报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六条 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区间(线名、公里、米)、事故相关单位和人员;

(二)发生事故的列车种类、车次、部位、计长、机车型号、牵引辆数、吨数;

(三)承运旅客人数或者货物品名、装载情况;

(四)人员伤亡情况,机车车辆、线路设施、道路车辆的损坏情况,对铁路行车的影响情况;

(五)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七)具体救援请求。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十七条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铁路管理机构和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向社会公布事故报告值班电话,受理事故报告和举报。

第四章 事故应急救援

第十八条 事故发生后,列车司机或者运转车长应当立即停车,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对无法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邻近铁路车站、列车调度员进行处置。

为保障铁路旅客安全或者因特殊运输需要不宜停车的,可以不停车;但是,列车司机或者运转车长应当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邻近铁路车站、列车调度员,接到报告的邻近铁路车站、列车调度员应当立即进行处置。

第十九条 事故造成中断铁路行车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铁路正常行车;必要时,铁路运输调度指挥部门应当调整运输径路,减少事故影响。

第二十条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铁路管理机构、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根据事故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必要时,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机构。

第二十一条 现场应急救援机构根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可以借用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设施、设备和其他物资。借用单位使用完毕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支持、配合救援工作。

第二十二条 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者需要紧急转移、安置铁路旅客和沿线居民的,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开展救治和转移、安置工作。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铁路管理机构或者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事故救援的实际需要,可以请求当地驻军、武装警察部队参与事故救援。

第二十四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并在事故调查组成立后将相关证据移交事故调查组。因事故救援、尽快恢复铁路正常行车需要改变事故现场的,应当做出标记、绘制现场示意图、制作现场视听资料,并做出书面记录。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不得伪造、隐匿或者毁灭相关证据。

第二十五条 事故中死亡人员的尸体经法定机构鉴定后,应当及时通知死者家属认领;无法查找死者家属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事故调查处理

第二十六条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铁路管理机构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事故调查组对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进行调查。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等单位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认为必要时,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事故调查。

第二十七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事故调查,并在下列调查期限内向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机关或者铁路管理机构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一)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期限为60日;

(二)重大事故的调查期限为30日;

(三)较大事故的调查期限为20日;

(四)一般事故的调查期限为10日。

事故调查期限自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八条 事故调查处理,需要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技术鉴定或者对铁路设备、设施及其他财产损失状况以及中断铁路行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机构进行技术鉴定或者评估。技术鉴定或者评估所需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

第二十九条 事故调查报告形成后,报经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机关或者铁路管理机构同意,事故调查组工作即告结束。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机关或者铁路管理机构应当自事故调查组工作结束之日起15日内,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制作事故认定书。

事故认定书是事故赔偿、事故处理以及事故责任追究的依据。

第三十条 事故责任单位和有关人员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铁路管理机构以及其他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对事故责任单位和有关人员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 事故的处理情况,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由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机关或者铁路管理机构向社会公布。

第六章 事故赔偿

第三十二条 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人身伤亡是不可抗力或者受害人自身原因造成的,铁路运输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

违章通过平交道口或者人行过道,或者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造成的人身伤亡,属于受害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

第三十三条 事故造成铁路旅客人身伤亡和自带行李损失的,铁路运输企业对每名铁路旅客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15万元,对每名铁路旅客自带行李损失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2000元。

铁路运输企业与铁路旅客可以书面约定高于前款规定的赔偿责任限额。

第三十四条 事故造成铁路运输企业承运的货物、包裹、行李损失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五条 除本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外,事故造成其他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赔偿。

第三十六条 事故当事人对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的,可以通过协商解决,或者请求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机关或者铁路管理机构组织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铁路运输企业及其职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造成事故的,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铁路运输企业及其职工不立即组织救援,或者迟报、漏报、瞒报、谎报事故的,对单位,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处4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铁路管理机构以及其他行政机关未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或者迟报、漏报、瞒报、谎报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干扰、阻碍事故救援、铁路线路开通、列车运行和事故调查处理的,对单位,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处4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对单位,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于2007年9月1日起施行。1979年7月16日国务院批准发布的《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和铁路路外人员伤亡事故处理暂行规定》和1994年8月13日国务院批准发布的《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规定》同时废止。

三名律师上书全国人大请求修改铁路赔偿上限

本报讯因为“7·23”温州动车组事故,铁道部的一条规定引起广泛争议:铁路运输企业对每名铁路旅客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15万元。昨天,3名律师上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要求对该行政法规违反上位法律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责令有关部门修改相关规定。

上书律师黄乐平介绍,按照最高法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温州动车组事故中死亡人员的赔偿应该是当地居民上一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上一年,温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1万元。因此,这次7·23温州动车事故中,如果铁路运输企业存在过错,一名身故的温州旅客仅死亡赔偿金就应达到62万元,这一金额还未包括丧葬费和被抚养人生活费。

上书中,3位律师提出,根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三条,事故造成铁路旅客人身伤亡的,铁路运输企业对每名铁路旅客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15万元。这一标准严重侵害了铁路交通事故中受害者的基本民事权利。

因此,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十条第二款,他们提出对《条例》第三十三条进行违法审查的建议,敬请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对该行政法规违反《立法法》《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上位法律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责令有关部门修改相关规定。

黄乐平说,这一规定,是铁路部门维护部门利益,将赔偿责任缩小到极致的产物,是典型的根据部门利益关起门来立法。因为这次事故,这一不合法的规定被广泛关注。应以此为契机,推动相关部门进行修改。

对于上书可能的成效,黄乐平表示,至少要让公众了解到这个法规是违法的。铁道部只有在大危机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修改,“即使现在不改,也能推动它的修改”。

>>理由

15万限额规定超越立法权限

铁路作为高速轨道运输工具,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九条和第七十三条,属于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时承担高度危险责任,除非证明是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否则应赔偿对他人造成的损失。

另外,根据《立法法》,涉及民事基本制度的,只能制定法律;尚未制定法律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定是否授权国务院对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条例》第三十三条作为行政法规条款,既不是法律,也不在《铁路法》的授权范围内,也未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特别授权,因此无权对人身损害赔偿限额问题作出规定,15万元限额的规定超越了立法权限,应属无效。

可主张铁路承担起全部损失

受害者基于《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可主张铁路运输企业在过错情况下承担全部损失,但这一基本民事权利被《条例》的限额规定剥夺了。

《侵权责任法》中的限额赔偿制度仅适用于高度危险责任。当铁路运输企业存在过错,受害人不主张高度危险责任,而选择依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和《侵权责任法》第六条主张一般侵权责任时,则不适用高度危险责任下的限额赔偿,而应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和《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生活辅助具费、残疾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这些金额可能远远超过15万元。

赔偿标准在未经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就向社会进行了公布,对于赔偿标准是如何确定的却没有提及。目前的赔偿据称是依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和《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后者实施时间很早,而动车是近年来的新事物,此次也是首例特别重大的动车事故,为何适用以上条例,有关部门尚未给予解释。

赔偿应当参照伊春空难标准

动车的票价与打折机票价格几乎持平,甚至更高,为何目前50万的赔偿金标准远远低于空难事故的赔偿金?

——遇难者郑杭征的岳父王先生

>>专家观点

50万元标准赔偿遇难者不合适

动车追尾事件遇难者赔偿金额为50万元,而伊春空难每人赔偿96万元,有网友评论:“一个在天上飞,一个在地上跑,赔偿当然不一样,这就是成语‘天壤之别’的来历。”

中央财大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在微博中指出,温州动车追尾事件,除了让我们悼念逝者关爱伤者,还应关注《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的实施状况,为逝者和伤者争取公平的赔偿。这部1951年出台、1992年修订的条例,按照票价2%提取保费,向人保统一投保,保额以两万元为限。20年过去了,票价涨了多少倍?为何保额仍然不变?问题多多!

郝演苏认为铁路部门按照50万元标准赔偿遇难旅客是不合适的,应当参照伊春空难的标准,本着尊重生命,同命同价的原则,合理地补偿遇难者的生命损失,为全社会公共服务企业做出政企合一的榜样,扭转社会对于铁路部门服务的信心。

铁路应学航空引入附加商业险

在去年伊春空难事故中,航空公司提出对每位遇难旅客的赔偿标准为96万元人民币。为何当前我国各类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赔偿额各不相同,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说,从生命价值不分高低的角度来讲,各种交通事故的伤亡赔偿标准,是应该尽量保持一致的。以航空业为例,其赔偿标准高,是因为其推出了较为完善的附加商业保险——航空意外险。不算遇难者家属交通费、埋葬费、家属赡养费等,仅通过航空意外险,在空难中身故的旅客就能获得40万元的赔偿。有了航空业成功的经验,铁路也应该引入类似航空意外险的附加商业保险。

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赔偿标准不一样违反了法律面前公民权利平等的原则,应该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部署,尽快修订或者出台新的法律规定,将铁路、航空、公路、水运等各种交通运输工具造成的伤亡事故赔偿标准统一起来。

相关链接:




2011-07-28 07:28:56 网友
[2楼]:
条例作为行政法规(2007年发布)设定了人身损害的赔偿限额,超越了立法权限。该条例自行为铁路运输企业设定了人身损害赔偿上限。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承担高度危险责任要设定赔偿限额的,必须由法律规定。根据《立法法》规定,涉及民事基本制度的,只能制定法律;尚未制定法律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定是否授权国务院对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
2011-07-28 07:28:41 网友
[1楼]:
该条例关于赔偿的规定,既不是法律,也不在《铁路法》的授权范围内,也未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特别授权,因此无权对人身损害赔偿限额问题作出规定,15万元限额的规定超越了立法权限,应属无效。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何珽律师、何震达律师在线 咨询电话:13957586839 | 技术支持:何珽 | 浙ICP备2021008149号 |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