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案——掀开官场黑幕一角
12592 人阅读 日期:2013-08-26 23:11:44 作者/来源:韩咏红
用“高潮迭起”四个字,简直已不足以形容薄熙来案开审四天来的盛况——政坛高干夫妇、地方富商、官员、前“打黑英雄”等轮番通过视频或亲身出庭供证,济南中院近乎实时播报的长篇纪实,让大量政坛辛秘与家庭丑事全摊开在世界面前,一天天追看下来,比电视剧更精彩。
通过纪实,大家一起欣赏剧情、许多人还满足了偷窥政坛家庭的欲望:薄熙来自曝有外遇、“红三代”薄瓜瓜曾包私人飞机游非洲,薄熙来与徐明在停车场内心照不宣的交易,官员将巨额国家工程款“孝敬”领导补贴家用,权贵家庭瞒天过海侵吞公款与海外置产,为掩盖谋杀罪行,以精神病的理由将下属调职,逼下属写悔过书、对举报的下属进行审查……
应该说,中国官场上的黑幕,外界也并非闻所未闻,香港媒体尤其不乏绘声绘影的各类故事。但这一次,这些情节已不再是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而是经过一定考核的呈堂证供与起诉书的内容。
如果不是薄熙来与身边人分裂导致王立军叛逃,杀人案与薄家的贪污受贿嫌疑至今都难见天日,薄熙来也许早在去年底就今晋升中共最高权力核心,成为政治局常委,这些内幕也就永埋地下。而如今,高度透明的薄案庭审,犹如一道不透光的帘子突然被掀开了一个口子,透出来的景象叫人看了不寒而栗,直凉到背脊。薄案中官员与官员家属滥权的手法,恐怕不是特例。
不寒而栗的感觉,与“剧情”的精彩程度形成正比。在庭审第一天,作为被告的薄熙来对证人徐明发出的“21问”,徐明一连串的“没有”回答,完全是一幕幕现代版官场现形记。
徐明送1624万元(人民币,约340万新元)给谷开来在法国买别墅,薄熙来与他们一起看别墅的幻灯片,期间不置一言;薄熙来将徐明叫到商务部,告诉徐明他对谷开来与薄瓜瓜的好,“这些我都记着”,整个过程不立文字,甚至一句话都不用说,双方的保证与交易已达成,一切尽在不言中。
与报社同事闲聊时说,这大概就是“制度化”的官商结盟吧,,制度化程度如官商勾结的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作业流程)。这种依靠彼此心照不宣来运作的流程,在中国官场上可能已行之有年,成为一套娴熟的方法。在这套隐晦的手法中,家属或身边的人主动或被动充当贪污受贿的“过滤器”,再使用代持等经济手法掩盖利益输送的过程,而在整个过程中,高官本人只像影子般的存在,出事后推说一概不知,无怪乎贪腐取证总是这么难。
对于本次庭审的结果,至今法律界人士有两种意见:一说,用证据说话,这次是成功的审判,但侦查存在缺陷,起诉罪名也有问题,证据不足证明薄熙来有罪;也有司法专家分析,薄熙来否认对妻儿收受财物知情不影响贪污受贿罪名成立。
至于薄熙来坚决抗辩的政治影响,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有助于他维持正面形象;也有的看法认为,将责任全推到妻子身上,他的个人形象已然破灭,不论现有证据能否证明什么或者不能证明什么,在多数人的眼中,他已非白璧无瑕。我不认为薄熙来的“翻供”在当局意料之外,否则他们不会连续几天将庭审纪实上网。反之,官方始终把握住局面,公开审讯,还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事实上,这些天来关注网上的言论,我初步感觉是,虽然薄熙来的支持者中不服气者仍大有人在,但在大量细节面前,能理直气壮说他清廉的支持者已不多。薄粉现在能说的是:“别人贪得更多”,或避开杀人案与经济问题,只谈阴谋论或者政治斗争。
然而,这也是本次薄案庭审最可贵之处,就是不谈政治,而是就法论法,成为中国要走向法治的一次突出实践。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王岐山等高层的大胆决策应该肯定,薄案审讯的意义,不在于最终他是否被定罪,而是法治与公开的精神在中国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中共高层过去半年来一再强调,反腐要“苍蝇老虎一起打”,薄案带来的启示是:法治与公开,比最终打下几只“老虎”更重要,公开黑幕的目的,应该是借此来发挥警惕作用;而法治的过程本身,就是展现高层的强烈反腐决心、给社会注入正气的过程。
希望公开审讯能贯彻到后续所有高干的审讯中,而非薄熙来独享的“特权”。公开,才是最能服众的正能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