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格风波透射俄地缘政策变化
1330 人阅读 日期:2008-08-11 08:54:25 作者/来源:刘桂玲
在格鲁吉亚逮捕4名俄罗斯军官,并处以间谍罪后,俄格关系空前激化。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此大为震怒,专门召开安全负责人会议,谴责格“企图勒索和挑衅俄罗斯”,切断与格方所有交通联系,实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全方位制裁,宣布俄驻格军事基地进入临战状态。
俄罗斯在此次风波中一直持强硬立场,既没有先礼后兵,也没留有磋商余地,国家杜马声明,“如果格鲁吉亚再挑衅,俄罗斯将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有舆论分析认为,俄罗斯对一个国土面积不足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500万的山地邻国痛下杀手,普京是否“又想重温大苏俄旧梦”?纵横分析俄罗斯近期外交动向,不难看出,普京的外交思路及地缘政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俄比以前底气更足
经济快速增长进一步恢复了俄罗斯的大国外交雄心。普京出任俄总统后,将复兴经济、“国强民富”视为国家根本利益和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而这一政策思路的根本意图是恢复俄的大国地位。他上任后相继批准了《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和《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三个纲领性文件,全面阐述了俄罗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和挑战,确定了全面均衡的大国外交方针。
普京在2000年7月的国情咨文中曾经指出,“俄罗斯惟一现实的选择是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他把复兴经济看作其执政后所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911”后,普京利用世界油气格局出现的变化,以“突破北美、稳定西欧、争夺里海、开拓东方、挑战欧佩克”的总思路全面拓展能源外交,迅速扩展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俄外长伊万诺夫强调,“能源外交成为俄捍卫国家利益的重要资源和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因素。”近两年,“石油美元”已成为俄经济的重要支柱,拉动了俄经济增长和国力的快速回升。目前,俄经济连续7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平均年增长率约达6.3%;2005年俄人均GDP超过5300美元;到2005年底国家外汇黄金储备已近1700亿美元。
随着国力的大幅提升,俄罗斯积极调整地缘政策,开始由战略收缩转为适度进攻。今年俄总体外交战略更加突出主动性,外交政策思路更加清楚。在具体做法上,全面出击,灵活运作,争取国家利益最大化。
对美等西方外交趋于强硬
首先,俄敢于提高调门公开反击美国对俄的打压。今年初以来,美加大对俄指责,打击俄罗斯人权、民主。如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的题为《俄罗斯正在朝错误的方向前进》的报告,指责俄“背离民主准则”;美国政府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责俄“偏离自由与民主之路”;美国副总统切尼在立陶宛维尔纽斯举行的“黑海及波罗的海地区领导人大会”上,猛烈批评俄“背离民主、限制人权”、利用能源优势欺负邻国,搞能源讹诈等等。
对此,俄强硬反击,普京在5月的国情咨文中使用“狼同志”来影射美国:“狼同志知道要吃谁,他不分青红皂白地吃,很明显他不会听任何人的话”。同时,俄罗斯在热点问题上积极斡旋,显示其“有作为的大国地位”,尤其在伊朗核问题上,俄坚决反对美对伊动武,坚持双方的分歧应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的立场,主动提方案,建议将伊朗的铀浓缩活动转移到俄境内进行,等等。
其次,俄对欧洲也显示强硬态度。今年初把俄乌天然气之争,变成一个震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重大事件,目的是要提醒各国,世界经济的命脉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俄手中。目前,西欧国家的天然气供应有25%从俄罗斯进口,而且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绝大多数通过乌克兰的管道运输。断气后,德国、意大利、法国和奥地利的能源部长向俄罗斯和乌克兰发出联合呼吁,要求两国保证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有评论认为,西方对独联体国家搞“颜色革命”,千方百计遏制俄罗斯,而受够了气的俄罗斯终于要用能源武器给西方一点颜色看看。
利用政治和经济杠杆整合独联体
近年,俄为应对美国在独联体的“民主改造”攻势和“颜色革命”,积极调整独联体政策,取得一定成功,使独联体一些国家向俄回摆。今年上半年俄进一步加强独联体政策,利用支持卢卡申科再次当选总统,与哈、乌等中亚国家加强政治合作使亲俄国家关系更加走近;通过加强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合作维护外高地区稳定;对乌克兰、格鲁吉亚、摩尔多瓦等通过经济杠杆,大幅提高天然气价格,限制进口葡萄酒等制约他们“亲西疏俄”势头。
对中亚国家进一步加强能源资源与运输管线的控制。去年7月俄哈签署了“具有全球意义”的石油合作协议,就共同投资开发里海大陆架北部的油气资源达成共识。今年1月,乌加入欧亚经济共同体时向俄出让了3万多平方公里油气产区的开采权。俄还提出建立“欧亚能源联盟”的设想,旨在建立以俄为主导、中亚国家参与的统一油气生产及运输体系,防止西方控制中亚能源。
俄此次对格鲁吉亚出重拳,也有警示作用。格鲁吉亚位居位于高加索南边,介于俄罗斯和中东之间,它不但对俄罗斯周边稳定、车臣问题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俄罗斯能否在中东发挥作用至关重要。不仅如此,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道途经格鲁吉亚,这一管道对美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俄媒体评论认为,此次俄格冲突“莫斯科的对手不是第比利斯,而是华盛顿”。事实上,俄美对格鲁吉亚的争夺早已公开化。普京在10月1日发表电视讲话时说,格领导人所遵循的是一条反俄路线,“这些人认为,在外国支持者的保护下,他们就可以感到安全了”。很明显,普京暗示的是萨卡什维利上台后所奉行的亲西方政策。萨卡什维利上台后,积极走亲美路线,明显加快调整与北约、欧盟步伐,想搭“欧洲化”便车提早加入北约。萨卡什维利表示,格将继续致力于加入北约,他说,格鲁吉亚转入与北约“加紧对话”阶段标志着格在加入北约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步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要惩治格鲁吉亚,给“橙色地带”套上缰绳,顺便也给美国点颜色看。
外围外交不放松
俄罗斯亚太外交活跃,与印度、东盟、中国、日本等亚太国家关系都在加强。普京在今年6月俄驻外使节会议上强调,亚太地区对俄罗斯的意义日益重要。俄希望通过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区域性组织广泛参与地区一体化进程。目前看,俄罗斯正在努力重新回到东南亚。俄自去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后,在去年12月举行的首届东盟与俄罗斯领导人会议上,东盟10国领导人与普京签署了一份关于发展全面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以及推动双边经贸合作的经济与发展合作协议。今年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对越南进行了访问。同时,俄罗斯同越南在军事领域中的交往合作也变得更加密切。
俄与日本关系不断修补。普京在俄驻外使节会议上表示,俄罗斯将继续奉行与日本开展政治对话和加强经济合作的方针,并在坚持原则立场的同时真诚希望同日本签署和平条约。
俄在中东问题上立足于重新恢复影响。在普京访问埃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后,今年上半年邀请哈马斯领导人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访俄,并提供经援。俄外长最近相继访问沙特、科威特和卡塔尔,还向叙利亚、利比亚出售武器等。俄积极开展中东外交、主动邀请哈马斯领导人访俄、进行政治会谈,是出于总体外交战略的考虑:一是打破以美国为主导的中东和平进程。由于冷战后俄在该地区的战略收缩,美趁机推行“大中东战略”,形成俄退美进之势,俄虽是1991年中东和谈两主持国之一,但在该地区没有实际作为。目前,俄虽与美国、联合国和欧盟同是中东和平“路线图”的策划方和支持者,但美在中东事务中却发挥着主导作用。普京这些举措是在向世界传递一个信号:俄可以在该地区发挥大国作用。二是在阿拉伯国家中重树威信。苏联解体后俄放弃单方面支持阿拉伯世界的立场,近年普京采取更加务实与均衡的政策,与以色列积极发展政治、文化关系。俄在该地区实行均衡外交,可提升其在以巴和谈中的地位。三是维护俄罗斯在中东的经济利益。俄一向看好中东雄厚的能源潜力和巨大的军火市场。
俄罗斯还在拓展与拉丁美洲和非洲关系。普京在俄驻外使节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对于俄罗斯实业界来说,拉丁美洲和非洲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市场。他还表示,今年年底前俄外交部要重新修订俄对外政策。这预示,在俄经济形势好转背景下,俄外交政策会继续作一些相应调整,使外交政策更加符合其实力和地位。(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