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历史 > 正文

周令飞: 两岸都要重新认识鲁迅


4332 人阅读  日期:2009-05-02 13:50:38  作者/来源:大公网讯


【大公网讯】「希望能在台湾举办鲁迅特展」,在台湾成家的鲁迅孙子周令飞于「五四运动」90周年前夕,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说出尘封已久的心声。

鲁迅,本名周树人,出生于1881年的清朝,早年前往日本习医,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狂人日记」,这也是第一篇以白话文写成的小说。鲁迅1930年起先后加入「左翼作家联盟」等团体,也由于他的文学成就与左翼倾向,基于政治需要,1936年死后备受中国大陆尊崇。

90年前的五四运动,影响中国思想、政治、经济、教育与文学艺术近1世纪,当时就已赫赫有名的作家鲁迅,过去因政治因素,台湾学子与民众对他的认识几乎是一片空白。但在中国大陆,因政治需要,鲁迅被塑造成「一个喋喋不休,拿著匕首和投枪的战士形象」。

1982年为了与在日本认识的台籍女友结婚,飞来台湾成家的周令飞表示,这两种都不是认识鲁迅的好方式,如同过去中国共产党喜欢鲁迅,不喜欢胡适,中国国民党喜欢胡适,不喜欢鲁迅,「都是政治下的结果」。

或许是对台湾与中国大陆都具深厚感情,周令飞谈及两岸该如何补这一堂课时说,不但台湾需要补课,中国大陆也需要,特别是两岸目前普遍充满「历史虚无主义」,中国大陆要补台湾的课,台湾要补中国大陆的课,交叉互补,重新了解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历史。

「就拿五四运动来说,两岸都会纪念,都避不开那几个人,中国大陆避不开陈独秀、胡适与蔡元培,台湾也避不开鲁迅」,他说。

为「还原历史中的鲁迅」,摆脱鲁迅在中国大陆被革命化和过分意识形态化的刻板形象,周令飞与父亲、即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在2006年共同发表「鲁迅是谁?」,引起当时中国大陆热烈讨论。

文中,周海婴与周令飞归纳出「我们个人对父亲和祖父的认识」,即「立人思想、独立思考、拿来主义和韧性坚守」。

对比现今的年轻人与金融海啸困境,周令飞说,立国先立人,以人为本,要做一个有价值、魅力与独立人格的人,就须要有独立的思考,如台湾的应试教育虽没比中国大陆严重,年轻人却仍需要这样的思考。

「全球金融风暴证明不一定西方世界的每一项东西都好」,他说,拿来主义就是不能盲目学习西方,而应「有选择的拿来」,这就需要胸襟与眼光。最后就是年轻人要有韧性,能吃苦耐劳一步一脚印的精神。

聊起祖父遗留给后世的精神、思想遗产与新时代意义,周令飞侃侃而谈,甚至在2002年与周海婴一起在上海成立鲁迅文化发展中心,志愿当义工,连续数年举办「鲁迅论坛」、「全国鲁迅学校校际交流会」、「鲁迅展览」和「鲁迅讲座」,并颁发「鲁迅青少年文学奖」。

隔海回望台湾,周令飞希望能在台湾举办鲁迅特展,让更多台湾民众认识、接触鲁迅。

他回忆,曾与办过胡适特展的「国立历史博物馆」洽谈,在2001年举办鲁迅诞辰120周年特展,后来政党轮替就没办成,他希望未来能在台湾举办,可以是进博物馆展示鲁迅遗物与手稿,也可以是不涉及文物的图片展,这要看台湾方面的态度。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鲁迅墓木已拱,但他的文学、语言,一世纪后仍在两岸余波荡漾。(中央社台北2日电)

相关链接: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何珽律师、何震达律师在线 咨询电话:13957586839 | 技术支持:何珽 | 浙ICP备2021008149号 |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