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印度
2258 人阅读 日期:2008-11-26 19:50:06 作者/来源:胡参谋长
其实中国最不应该忽视的国家就是我的近邻印度,从发展潜力和民族素质而言,印度具备很多与中国相似,甚至高于中国的内在优势。但从目前来看,中、印两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兴的经济体,具备广泛合作而非竞争的巨大潜力。
第一,中印同属文明古国,有着数千年的辉煌历史,这一历史渊源铸就了两国思想和文化的历史性融合。我们不能被仅有百余年历史的西方人所蛊惑,挑起龙象之争,最终被西方所谓文明所各个击破并瓦解蚕食。如今西方讨好印度之举正是共同对付中国之意,一旦中国覆灭,印度将是第二个中国。印度人比我们想象的文明多了,大家不要以讹传讹。
第二、中印同为人口大国,全部人口占到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强,中印的快速发展就是对全人类的最大贡献,毕竟除了非洲之外,中印两国就是贫穷人口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中印发展了,世界就和谐了。
第三、中印两国同为科技发展大国,加之两国精英的聪明才智铸就了如今新兴国家发展的巨大动力。
中印并非竞争对手,实为合作伙伴。中印将是未来世界的领导者,绝非暂时领先的美、欧等西方国家的浅薄所能比。
亚洲的崛起注定是一个高潮迭起的故事。在中国创造了快速增长的奇迹之后,我们的邻国印度也在全球经济的屏幕上闪烁出耀眼的光彩。根据印度官方的统计,2007年第四季度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4%。这不仅创造了印度的历史最高纪录,也超过了中国过去8年来任何一个季度的增长率。就这一季度而言,印度成了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实体。除了速度之外,印度独特的模式也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印度来自内需的增长动力恰恰是许多亚洲国家努力想得到而尚未能得到的,仅此就足以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羡慕。
过去,我们关注的大多是西方模式。现在,印度的崛起将使我们的视线更加开阔。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时,我们又多了一个参照。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像印度这样的邻国的崛起呢?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现在热烈讨论的亚洲共赢会不会实现,也关系到和平崛起的模式能不能为世界所认可。
仅仅两年前,“中国威胁论”在印度还颇有市场,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印度人转变了看法。中国进口产品的增加没有像某些人所预测的那样,使印度企业成为牺牲品。根据印度驻华大使苏理宁的最新预测,今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将首次突破100亿美元,有望在2010年达到200亿美元。在许多印度企业家看来,中国已经成为印度崛起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一个蕴含着巨大潜力的市场。这个变化对于理解中国和平崛起的理念来说,是一个颇具说服力的注脚。
和平崛起当然不应只包含如何让别人看待我们的发展,也理应包含我们如何看待别人的发展,特别是如何看待像印度这样邻近中国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由于“美国因素”的影响,我们某些人对印度的看法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一些美国人像对待中国崛起一样,更多地从“威胁”的角度来看待印度的发展,试图用“关上大门”的手段来阻止更多工作机会向印度的转移;还有一些人希望印度的崛起能取代中国,最终削弱中国的崛起。而华盛顿的新保守主义人士则设想,让美国与印度的战略伙伴关系成为抗衡“中国威胁”的手段。如果我们在这三种代表美国利益的观点的左右下去看待印度的崛起,就会得出一个失的结论。因为前两种观点实质上是单极化的狭隘理念在作怪,它体现了美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丛林法则。而后一种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某些人的“一厢情愿”,即使是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分歧。对待印度的崛起,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符合两国实际的态度,是独立的、理性的判断。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改变一方将取代另一方的思路,将竞争转化为互补,探索出一条互补发展的道路。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被西方媒体称为“神话”,而印度的崛起应该会把这个神话的范围延伸到整个亚洲。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十多年前就断言:“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就不是亚洲世纪。正的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是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邻国发展起来才算到来。”
如今的中印关系确实如胡总所言“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在今天金融危机肆虐的背景下,中印已经被西方国家所选中,期待利用强权迫使中、印两国“慷慨解囊”,解救危急中的发达国家。如果拒不服从,等待的就是西方列强的大棒。我们想想1929年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正是危及转嫁等西方强盗策略,导致世界大战的触发。如今也一样,列强依然希望将危及转嫁,希望穷人为富人埋单,这就是目前的国际秩序。
中印必须主导并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这既符合中印国家的现状,也是两国团结合作、自我保护的最佳方法。希望理智的政客或政治家,能清醒的看到一点,万不可做“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为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