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领导人需要默契和理解
1848 人阅读 日期:2009-08-03 20:07:44 作者/来源:邱震海
马英九顺利当选国民党主席,似乎重启了国民党“党政合一”的时代。虽然从民主程序和态势来看,这一举措在台湾内部引起了许多争议,但从执政效率和台湾内部和两岸关系目前所处阶段的角度看,这一举措较之于之前的“以党辅政”模式,却似乎未尝不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举措。
至于两岸关系,虽然之前许多人对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后两岸尽快实现“胡马会”抱有期待,但正如笔者在之前的评论中所阐述,就两岸政治现实而言,“胡马会”还将遇到一系列的障碍。障碍首先来自台湾内部。台湾内部在坚持主体性以及抗拒与中国大陆接触方面的势力依然较强。过去一段时间,马英九无论是出于维持权力基础还是其他考量,其两岸政策一直在试图两岸接近和安抚台湾民意之间保持平衡。
“胡马会”短期内急不得
从现实的角度看,“胡马会”在可预期的未来,还是一件难以期待的事情,其阻力主要来自台湾内部。由于台湾内部的绿营及其民意依然坚挺,因此无论是过去一年的国共交流还是马英九的两岸政策,一直都受到重重阻力。而一个拥有行政权力的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相较于一个没有行政权力的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迈出两岸关系的实质性步子方面显然要谨慎和困难许多。
当然,历史留给胡锦涛和马英九两人的时间和机会都不太多,这一点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问题是,在复杂的政治现实面前,任何政治人物都必须既是理想主义者,同时又是现实主义者。从这个意义上,在台湾内部尚未达成基本共识之前,或台湾内部来自绿营的压力尚未基本舒缓之前,马英九要迈出“胡马会”都是难以想像的事情。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胡马会”能否实现,以及未来国共平台的方式,其实都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两岸关系真正的深层问题,除了北京能否在政治框架上突破原有局限外,就是如何与台湾绿营的互动了。在这方面,当然首先是与民进党的互动。只要能舒缓来自绿营的压力,那么马英九与大陆的互动,只是水到渠成的时间问题而已。
以两岸目前的政治现状,“胡马会”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而是否立即实现“胡马会”,在两岸关系尚面临一系列结构性问题的情况,也似乎并非两岸关系中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如何有效消除台湾内部对两岸互动的压力。
两岸关系:切忌揠苗助长
就目前而言,在两岸最高领导人之间,最需要是一种互相的默契和理解,而不是过早地做一些暗示性的政策表述,不然就会在两岸政治关系将改未改的土壤上撒下可能起到反作用的种子。
实际上,从去年马英九上任之后,两岸领导人的一系列隔空或隔海互动就一直不断,其间充满了双方的默契和理解。这不但见之于双方对“一个中国”问题的巧妙处理,也见之于对台湾国际空间的态度,甚至也可从双方对条件合适时,愿意就两岸政治关系,亦即政治框架和台湾政治定位问题展开讨论之中看得很清楚。马英九此次当选国民党主席后,就两岸关系提出十六字建议“正视现实,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共创双赢”,其中十二个字与胡锦涛之前提出的十六字方针完全吻合,似乎也并非仅为字面上的巧合。
这种默契是两岸关系中目前最重要和值得珍惜的东西,需要两岸人们予以细心呵护。在这个阶段,无论在北京、台北乃至香港,任何(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试图往哪一个方面揠苗助长的举动,都可能产生与初衷意想不到的反效果,三方的人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清醒,同时须跳出个人或集团利益思维的误区。
两岸关系也“等不得”
当然,对胡锦涛和马英九两人而言,两人目前都已党政大权在握,从理论上都已经具备了在两岸关系上成就一番伟业的基础,而且如前所述,历史赋予两人的时间和机会都已不太多。胡锦涛作为大陆国家主席的任期到2013年3月将结束,而马英九若能成功连任,则其第二任期将从2012年5月开始。届时,两人均将无连任之压力,而有留下政治遗产的雄心。若届时“胡马会”还不能以各种方式实现,则不但是两人作为政治人物的共同遗憾,而且未来的两岸关系也将充满变数。
因此,无论是“胡马会”还是两岸关系,目前处于“急不得”和“等不得”的两难状态之中,“急不得”要求两岸的人们多从对方角度着想,具备更多的默契;而“等不得”则要求双方更多地从中华民族整体乃至历史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胡锦涛和马英九如果能从这两个角度展开思考,那么未来的诺贝尔和平奖就将非两人莫属。
相关链接: